作为广东省高考报名的重点城市,深圳市教育招生考试办公室近日发布《2026 年深圳市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实施方案》,明确 2026 年深圳普通高考(含普通高中学考选择考)报名时间为 11 月 1 日 - 10 日,且首次将 “高考报名” 与 “学考选择考报名” 合并进行,考生需一次性完成两项报名流程,避免遗漏影响考试资格。
一、2026 深圳高考报名核心信息:时间、对象与报名范围
(一)报名时间:11 月 1 日 - 10 日,逾期不予补报
报名周期:11 月 1 日 9:00—11 月 10 日 17:00(每日开放时间,11 月 10 日 17:00 后系统自动关闭,无补报机会);
关键节点:11 月 5 日前完成个人信息填报,11 月 6 日 - 8 日完成材料审核,11 月 9 日 - 10 日完成缴费确认,考生需按阶段推进,避免集中在最后 1 天操作导致系统卡顿。
(二)报名对象:覆盖四类考生,随迁子女需满足 “三个 3 年”
深圳市普通高中 2026 届应届毕业生(需具有深圳市高中阶段学籍);
深圳市户籍往届高中毕业生(含同等学力考生,需提供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);
外省户籍在深就读的随迁子女考生(需满足 “三个 3 年” 条件,下文详细说明);
符合条件的特殊类型考生(如港澳台考生、外籍考生,需按教育部及广东省相关规定提供材料)。
(三)报名范围:高考与学考选择考 “一并报名”
2026 年深圳高考报名首次实现 “一报双含”:
报名高考的同时,需同步完成普通高中学考选择考(即高考选考科目)报名,选考科目为 “物理 / 历史” 二选一 +“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” 四选二,考生需结合目标专业要求选择;
艺术类、体育类考生除高考报名外,还需同步完成艺术专业统考 / 体育术科考试报名,具体类别需在报名系统中明确选择(如美术类、音乐类、体育类等)。
二、分类型材料准备:随迁子女需重点关注 “三证”
深圳高考报名材料审核严格,尤其是随迁子女考生,需提前准备 “三个 3 年” 相关证明,具体材料清单如下:
(一)深圳户籍考生(含应届生、往届生)
1. 应届生
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(有效期需覆盖 2026 年高考全周期,若身份证即将过期,需提前办理新证);
深圳市普通高中学生证原件或学校出具的 “学籍证明”(需注明姓名、学籍号、入学时间,加盖学校公章及深圳市教育局学籍专用章);
《2026 年深圳市普通高考报名信息表》(由报名系统生成,需本人及家长签字确认);
近期一寸免冠白底电子照片(像素 300*400,文件大小 50KB 以内,格式为 JPG,需与身份证照片底色一致)。
2. 往届生
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、户口本原件及户主页 + 本人页复印件(需确认户籍地址在深圳市范围内);
高中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(若毕业证丢失,可提供 “学历认证报告”,由学信网出具);
若往届生在外地复读,需提供复读学校出具的 “在读证明”(需注明复读起止时间、班级);
档案托管证明(档案需存放在深圳市人才服务中心或街道办,个人保管档案无效,需由存档单位盖章)。
(二)外省户籍随迁子女考生
需额外满足 “三个 3 年” 条件,并提供对应证明材料,缺一不可:
3 年深圳高中阶段学籍证明:由就读学校出具,需注明入学时间、学籍状态(正常在读),加盖学校公章及深圳市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公章,且学籍需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学籍系统可查;
父母一方 3 年深圳居住证:需在 2023 年 11 月 1 日前办理,且截至 2026 年 11 月 1 日连续有效(中间断签不超过 3 个月可累计,超过则不符合条件),需提供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(含首页、个人信息页、续签记录页);
父母一方 3 年深圳社保缴费证明:需包含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,缴费周期为 2023 年 11 月 —2026 年 10 月,中间断缴不超过 3 个月可累计,需由深圳市社保局出具 “社保缴费明细单”(需加盖社保局业务章)。
特别提醒:随迁子女考生若父母一方为深圳户籍,可免提供居住证和社保证明,但需提供父母一方的深圳户口本原件及亲属关系证明(如出生医学证明)。
(三)特殊类型考生
港澳台考生:需提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/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,以及高中阶段学历证明(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);
艺术类考生:除基础材料外,需提供艺术专业考级证书(如美术考级、音乐考级证书,非必需,但可作为专业能力参考);
体育类考生:需提供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(报考体育单招考生必需,报考体育类专业统考考生可提供)。
三、报名全流程指南:线上填报 + 线下审核 + 缴费确认
2026 年深圳高考报名分为 “线上信息填报”“线下材料审核”“网上缴费确认” 三个步骤,考生需按顺序完成:
步骤 1:线上信息填报(11 月 1 日 - 5 日)
登录 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”(http://eea.gd.gov.cn),点击 “高考报名” 入口,选择 “深圳市” 作为报名城市;
输入身份证号、姓名进行注册,设置登录密码(需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、特殊符号,长度 8-16 位),并绑定本人手机号(用于接收验证码及报名通知);
填写个人信息:包括户籍信息(需与户口本一致)、学籍信息(应届生填写学籍号,往届生填写毕业证编号)、报考类别(普通类 / 艺术类 / 体育类)、选考科目(物理 / 历史 + 2 门再选科目);
上传电子照片:按要求上传一寸白底免冠照片,系统会自动检测照片合规性,若提示 “照片不合格”,需重新拍摄(建议到专业照相馆拍摄,告知为 “高考报名照片”);
提交信息并生成《报名信息表》: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提交,系统会生成带条形码的《2026 年深圳市普通高考报名信息表》,考生需下载打印,待线下审核时使用。
步骤 2:线下材料审核(11 月 6 日 - 8 日)
应届生:由学校统一组织审核,考生需将《报名信息表》(本人及家长签字)、身份证复印件、学籍证明等材料提交给班主任,学校审核通过后加盖公章;
往届生 / 随迁子女考生:需携带所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,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所在地的区招生办(如福田区招生办、南山区招生办等)进行现场审核,审核人员会核对材料原件与复印件,确认无误后在《报名信息表》上盖章;
审核结果查询:11 月 9 日起,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审核结果,显示 “审核通过” 可进入缴费环节,显示 “审核不通过” 需根据提示补充材料(补充材料截止时间为 11 月 9 日 12:00)。
步骤 3:网上缴费确认(11 月 9 日 - 10 日)
审核通过的考生登录报名系统,点击 “报名缴费” 模块;
查看缴费金额:普通类考生(含学考选择考)200 元 / 人,艺术类考生 320 元 / 人(含艺术统考报名费用),体育类考生 300 元 / 人(含体育术科考试报名费用);
选择缴费方式:支持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联卡支付,缴费成功后系统会生成 “缴费凭证”,考生需截图保存或打印(作为报名成功的依据);
确认报名状态:缴费后 1 小时内,登录系统查看 “报名状态”,显示 “报名成功” 即完成所有流程,若显示 “未缴费”,可刷新页面或联系技术支持(电话:0755-82181999)。
四、常见问题解答:解决报名中的高频痛点
问题 1:随迁子女社保断缴 2 个月,是否符合报名条件?
答:符合条件。根据广东省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政策,社保断缴不超过 3 个月(含 3 个月)可累计计算,断缴 2 个月需提供社保局出具的 “社保补缴证明”,审核时与缴费明细单一并提交即可。
问题 2:应届生学籍在深圳,但户籍在外省,属于随迁子女吗?需要提供居住证和社保吗?
答:属于随迁子女,需按要求提供父母一方的 3 年深圳居住证和 3 年社保证明。若考生已将户籍迁入深圳(报名前完成迁户),则按深圳户籍考生报名,无需提供居住证和社保。
问题 3:学考选择考科目报名后,后续可以修改吗?
答:报名周期内(11 月 1 日 - 10 日)可修改,缴费确认后不可修改。考生需结合目标大学专业的选考要求(可参考 2025 年各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,2026 年要求预计 12 月发布)谨慎选择,避免因选科不当影响志愿填报。
问题 4:报名时发现身份证号被他人占用,无法注册怎么办?
答:立即联系深圳市教育招生考试办公室(电话:0755-82181999),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,工作人员会核查情况,若为系统错误,会协助重置注册信息;若为身份信息泄露,需配合警方及招生部门处理。
五、报名后注意事项:这些事情不能忘
保存报名材料:将《报名信息表》、缴费凭证、审核确认单整理放入文件袋,后续体检(2026 年 3 月)、准考证打印(2026 年 5 月)、志愿填报(2026 年 6 月)时需用到;
关注体检通知:深圳市高考体检预计 2026 年 3 月启动,应届生由学校统一组织,往届生需自行到指定医院体检,具体时间及地点会通过报名系统及短信通知,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,将无法被高校录取;
核对选考科目考试时间:2026 年广东学考选择考(高考选考科目)考试时间为 2026 年 1 月(历史、物理)和 6 月(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),考生需在 2025 年 12 月登录系统打印准考证,提前熟悉考点位置;
定期查看官方通知:深圳市教育招生考试办公室会通过 “深圳教育” 官网(http://jyj.sz.gov.cn)、官方微信公众号(“深圳招生考试”)发布报名后续安排,考生需每周查看 1-2 次,避免错过重要信息。
2026 年深圳高考报名与学考选择考报名同步进行,流程更紧凑,材料要求更严格,尤其是随迁子女考生,需提前确认 “三个 3 年” 条件是否满足,避免因材料不全影响报名。报名成功后,建议考生尽快制定复习计划,同时关注后续体检、考试等安排,为 2026 年高考做好全方位准备。